足球资讯大全
香港地区男篮联赛(香港地区男篮联赛赛程)
- 更新时间:2025-10-14 13:20:35
篮球,这项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在香港这片繁荣的土地上同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香港地区男篮联赛,作为一项重要的篮球赛事,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篮球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联赛。
一、联赛简介
香港地区男篮联赛成立于1984年,是香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参赛队伍来自香港各个篮球俱乐部。经过多年的发展,联赛已经成为香港篮球的最高水平赛事。
二、联赛特点
1. 竞争激烈:香港地区男篮联赛的竞争非常激烈,每支队伍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和实力。在常规赛中,各队为了争夺季后赛名额,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较量。
2. 球星辈出: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他们不仅在香港地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还代表香港参加国际比赛,为香港篮球赢得了荣誉。
3. 关注度高:香港地区男篮联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每年都有众多观众现场观战,为球员们加油助威。
三、联赛亮点
1. 赛事精彩纷呈:香港地区男篮联赛的比赛非常精彩,球员们在场上的表现让人热血沸腾。以下是近几年联赛的一些经典比赛:
年份 | 比赛时间 | 比赛双方 | 比赛结果 |
---|---|---|---|
2018 | 11月15日 | 香港飞龙vs香港南华 | 香港飞龙92:86香港南华 |
2019 | 12月8日 | 香港东方vs香港永伦 | 香港东方93:90香港永伦 |
2020 | 10月31日 | 香港飞龙vs香港南华 | 香港飞龙85:83香港南华 |
2. 赛事推广力度大:香港地区男篮联赛积极推广篮球运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
3. 国际化程度高:联赛中有多支国际队伍参赛,如韩国、日本等地的球队,使比赛更具国际竞争力。
四、联赛展望
香港地区男篮联赛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努力提高比赛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球员和观众。以下是联赛的发展方向:
1. 提升比赛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使比赛更加精彩。
2. 扩大联赛规模:吸引更多香港篮球俱乐部参与联赛,提高联赛的竞争力和观赏性。
3. 加强与国际篮球赛事的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篮球赛事合作,提升香港地区男篮联赛的国际影响力。
香港地区男篮联赛是一块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篮球热土。在这里,球员们用汗水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篮球传奇。让我们一起期待,香港地区男篮联赛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香港男篮队员
香港男篮队员有李琪、惠龙儿、陈兆荣、梁兆华、叶耀邦、梁嘉显、邓志恒、徐远征、徐远成、杨睿骐、蔡再勤、卜聿扬。
1、李琪
李琪(LEE Ki),男,1987年10月16日出生,中国香港篮球运动员。2023年9月,李琪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名单。
2、惠龙儿
惠龙儿,1989年9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绰号“香港邓肯”,曾效力CBA浙江男篮、南京同曦男篮、香港南华篮球队。
3、陈兆荣
陈兆荣,1992年4月26日出生,于2015年CBA联赛选秀训练营,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2023年9月,陈兆荣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篮球项目参赛运动员名单。
4、梁兆华
梁兆华,男,1994年3月25日出生,中国香港篮球运动员。2023年9月,梁兆华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名单。
5、叶耀邦
叶耀邦(YIP Yiu Pong),男,1999年1月18日出生,中国香港篮球运动员。2023年9月,叶耀邦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名单。
6、梁嘉显
梁嘉显,男,2000年2月1日出生,中国香港篮球运动员。2023年9月,入选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体育代表团篮球项目运动员名单。
中国男篮VS香港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男篮VS香港是北京时间2月26日晚开始。最终,中国男篮111比58战胜中国香港男篮。
北京时间2018年2月26日晚,2019年男篮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继续第4轮角逐。做客的中国男篮蓝队经过四节较量以111-58轻取中国香港男篮。小组4轮战罢,中国队3胜1负;中国香港队4战皆败。根据赛程安排,世界杯第三个窗口期的时间是6月底。
四节的具体比分为33-15、24-22、31-7和23-14(中国队在前)。中国队6人得分上双,郭艾伦8投7中得到全队最高的15分6篮板并抢下3篮板,李根有14分6篮板1助攻入账,周鹏贡献14分6篮板3助攻,任骏飞砍下14分4篮板3助攻1抢断,阿联拿下11分5篮板5抢断4盖帽2助攻,韩德君10分4篮板2助攻1盖帽。中国香港队这边,惠龙儿得到全队最高的16分8篮板1盖帽并送出1助攻1抢断。
阿联中投不进,胡金秋抢下前场篮板二次进攻得分。开场仅1分05秒,中国队6-0领先打停中国香港队。阿联和郭艾伦各自投进三分,中国队15-2领先。在中国香港队命中三分后,周鹏外线还以颜色。任骏飞持球强攻完成2+1进攻,紧接着吴前命中三分,两队分差来到20分。该节还剩7.6秒,梁民熊被吹违体犯规。首节战罢,中国队33-15领先中国香港队。
次节一开始,李根篮下强攻得分并造犯规,中国队37-18领先。在郭艾伦上篮得分后,阿联防守端送出大帽。罗旭东快攻上篮得分,中国队领先22分。郭艾伦助攻阿联命中三分,此时中国香港队连得9分,杜锋请求暂停。暂停之后,吴前命中三分,紧接着任骏飞完成暴扣。上半场结束,中国队57-37领先中国香港队。
第三节开始后,阿联双手扣篮,随即周鹏连得5分,中国队领先25分。郭艾伦突分,李根右侧底角命中三分。在郭艾伦拿下2分后,韩德君造犯规2罚全中,中国队83-44领先。吴前抢断发动快攻,韩德君上演单手劈扣,中国队领先40+。三节战罢,中国队88-44领先中国香港队。中国单节净胜24分。
末节开始后,于德豪和顾全各拿2分,中国队92-50领先。惠龙儿拿下2分,杜锋请求暂停。在任骏飞投进三分后,胡金秋篮下得分。由于两队分差实在太大,所以比赛最后6分钟进入垃圾时间。最终,中国队客场轻取中国香港队。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外援制度
1995-1996赛季:首位外援登陆CBA
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男篮聘请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篮球运动员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这是CBA联赛历史上首位外援球员。
1996-1998赛季:外援大规模引进
1996-1997赛季,CBA联赛各支球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外援引进计划。联赛赛制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拥有两名外籍球员,赛季中除了五支军旅球队和山东男篮之外,其他球队均引进一名或两名外援,但两名外援不能同时出场。1997-1998赛季,江苏南钢、广东宏远、上海东方、辽宁沈飞客车、浙江中欣等多支球队引进两名外援。
1998-2001赛季:外援采用四节四人次
自1997赛季起,CBA联赛的参赛队伍由八支扩展到了十二支,采用了主客场的赛制。在球队扩军后的1998-1999赛季,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在一个赛季的过程中最多允许引进四名外援,不再限制两名外援不能同时登场,采用了四节四人次的新规定,同时首次允许在赛季中途更换外援。“全华班”、“双外援”等名词应运而生。在1998-2001的三个赛季,CBA联赛外援政策变动不大。
2001-2004赛季:最多引进3外援 NBA球星涌进
2001-2002赛季开始,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可以引进2-3名外籍球员,但是比赛中最多允许两名外援上场,外援采用4节5人次的政策。联赛多支球队引进了三名外籍球员,包括北京首钢引进萨兰哈德、艾克尔斯、阿尔斯通;山东永安引进马尔吉纳斯、洛兰达斯、达柳斯;辽宁盼盼艾克、迈克鲁、隆尼。
2002-2003赛季,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CBA联赛也招来了多名拥有NBA履历的外援,CBA联赛多支球队在赛季中更换外援。
2004-2008赛季:实行倒摘牌统一选外援
2004-2005赛季,CBA联赛首次引进了统一选外援的制度,选秀形式采取倒摘牌制。联赛定于2004年8月27日-31日,在美国篮球学院14支CBA参赛球队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挑选自己所需的外援,按照统一的工资标准和管理条例与被选中的球员签约。随后的几个赛季CBA联赛的外援政策变动不大,外援出场时间采用4节5人次的制度,赛季初统一进行倒摘牌选秀。
2008-2009赛季:外援政策重大变革
2008-2009赛季,取消此前的统一选秀制度,联赛允许各支球队自由挑选外援。各支球队允许注册两名外籍球员,联赛后四名的球队加上新加入的天津队和青岛队还可以再挑选一名亚洲籍外援。赛季中外援的上场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对八一队除外),各支球队允许更换两人次的外援,更换时间不作规定但亚洲球员不允许更换。
国内球员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球员,有资格使用亚洲外援的球队如放弃注册第三外援,就可以选择“4节7人次”。对全华班队伍时,对手除了继续保持4节5次外援外,最后一节只允许单外援上场(亚洲外援也等同于外援执行)。
2014-2015赛季:末节单外援 4节6人次时间不变
2014-2015赛季,CBA外援政策将发生重要变化,在外援的使用时间上依旧沿用4节6人次,但最后一节将不再允许使用双外援。
在过去的联赛中,大部分球队选择在下半场使用双外援,这也导致了在决定比赛胜负的时刻大部分球都在外援手中掌控,国内球员很难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造成国内球员在国家队的比赛中难当大任。此项改变也是为了促进国内球员在关键时刻处理球的能力。
此前针对对阵全华班八一队时,要求其他球队在外援的使用上只能用4节5人次,并且最后一节不能用双外援,这个政策在下赛季并不会发生改变。另外,亚洲外援仍然可以按国内球员使用,这也意味着拥有亚洲外援的球队在第四节可以同时派出一个外援和一个亚洲外援。
2015-2016赛季:后6名球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
2015-2016赛季,亚洲外援使用政策调整,即由2014-2015赛季后8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调整为2015-2016赛季后6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2016-2017、2017-2018赛季后5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同时,仍维持2014-2015赛季第4节亚洲外援上场不受限制的规定。此外,从2015-2016赛季开始,非“全华班”的球队与“全华班”球队比赛时,外援上场时间由原来的两人4节5人次,改为两人4节4人次。